能來恐怕也就隻曹丕。
同時能夠傾訴也就隻曹丕。
自己為曹丕老師,時時刻刻更為世子着,然丞相之,皆顧澤之。
縱使自己千般能耐,卻仍然無法撼動其位。
這便讓司馬懿嫉妒更為強烈。
也忍向曹丕吐自己聲。
何況這自己處,再加對顧澤本就帶着極其強烈滿。
這使得司馬懿都忍發牢騷。
公子,顧澤乃戴罪之,據老陳所,此先曾跟随劉備。
更數次戰役當屢次算計丞相,使得丞相此盡苦頭。
現,進入曹魏陣容,竟然還能把持位。
此言錯,對于顧澤先所作為,司馬懿都持否定态度。
再加自己所言句句事實,丞相苦頭還嗎?
另,且先說曾敵。
其先輔劉備,又來曹魏。
如此反複之實難脫事。
鬼又甚麼時候會轉投周瑜?若這赤壁之戰來臨之際,顧澤突然倒戈。
對丞相來說無疑滅頂之災。
今後又當如何反應?
赤壁之戰,丞相謂舉全國之力與東決戰之策。
若敗,後再若翻,恐也難。
雖也量兵力于原,但士氣卻久久能提。
且此戰若敗,丞相能否全返回都成問題。
如此戰機瞬息萬變,其需考慮之事更如毛。
顧澤呢?甚麼事兒都參與,非但參與,反倒連過問都過問。
就連世子親自來,此都未曾迎接。
到底還沒主公,沒曹賊。
方才公子曾到?公子來丞相帳,丞相親自迎接,卻仍見顧澤。
此之卻又如此怠,真搞清楚丞相到底欣賞何等之處。
司馬懿就這個點。
就連平定東之事都能顧澤丞相位相比。
這根本就無稽之談。
曹丕雖聽司馬懿此言,自己卻從未對顧澤過任何指責。
反而令突然回起先所發種種事。
司馬懿卻沒完全吐,仍繼續。